万山区:交出“三农”工作满意答卷

投稿信箱:wanshanwang0@126.com      

2018-01-10 10:58:25   

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5元、“九丰农业+”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全区推广、种养殖业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……农民幸福指数持续上升。2017年,万山区交出“三农”满意答卷,在脱贫攻坚决胜道路上走得铿锵有力。

增收入 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发力

深化“农业综合体+农村集体经济+贫困户”脱贫模式,在全区10个乡镇(街道)分别建设1-2个大棚设施蔬菜种植试点基地,创建蔬菜标准园23个5000余亩。试点采取引进公司、村集体+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、专业大户牵头等模式,完成设施蔬菜种植技术应用推广试点连栋大棚17万平方米建设及棚内蔬菜移栽工作,带动农户6000余人增收。

探索食用菌“1+N”模块式发展的脱贫模式,在全区发展食用菌3500万棒,实现产值1.82亿元。带动农户493户,其中贫困户412户,脱贫人口1200人,带动农户户均增收6500元。

以“全党抓脱贫、突出抓产业、全区抓包扶、重点抓项目”为思路,以主导产业为支撑,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大力扶持贫困村、贫困户调整产业结构、因地制宜发展高效产业,坚持以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为目标,壮大产业规模,提升品牌效益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发放奖补资金470余万元,涉及农户1264户,户均增收3720元。

求创新  农业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

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,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经济作物提档升级,实现产业裂变式发展,2017年累计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6万亩、产量5.03万吨,出栏生猪14.95万头、肉牛0.78万头、羊1.3万只、家禽59.56万羽。同时,不断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与适度规模的家庭农牧场并举,做大总量与产业精准扶贫并重,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,重点依托温氏、武陵农牧等农业龙头企业,全面推广“公司+代养户”养殖模式,全区新增猪牛羊代养户38户,生猪出栏15万余头,肉类总产量1.5万余吨。

以休耕制度试点为平台,在高楼坪、大坪、茶店等乡镇(街道)先后建立了耕地休耕试点,休耕面积达1.5万亩,在农业理念创新、技术模式创新、投入产出效益模式创新、补贴机制创新上下功夫,鼓励农户把适宜休耕的耕地进行休耕蓄肥,通过休耕调节产业结构,帮助农户增产增收。如高楼坪乡2000亩春季红饭豆,总产量达60万斤,产值200万元,每亩为农户增收1000余元。

该区以“三变”改革为抓手,按照“盘活资源,推动资源变资产、集聚资金,引导资金变股金、完善机制,推进农民变股东”的做法,选定谢桥街道牙溪村、龙门坳村,茶店街道梅花村等10个乡镇(街道)12个村作为“三变”改革试点村,试点村涉及人口24072人,其中贫困人口3242人,各级财政资金投入1711万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86余元。

强产业  农业产业现代化逐步提升

按照“办大产业、扶大龙头、上大项目”的思路和“规模大、档次高、带动性强”的要求,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,采用“公司+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等模式,紧密联结利益关系,示范带动农户发展,积极组织搞好各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、评估和监测工作。全年认定了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,目前全区龙头企业达到76家,完成创建家庭牧场39户。

按照“乡乡建大棚、一乡一特、一村一品”的发展思路,在全区全面推行“九丰农业+”大棚蔬菜种植模式。现已在全区10个乡镇(街道)创建大棚蔬菜标准示范基地23个,完成基地建设5000亩,带动全区1474户4759人(其中:贫困户680户1600人)参与大棚蔬菜种植,累计新增蔬菜总产量达17560吨,形成了“乡乡有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户户有增收途径”的格局。同时,与九丰公司签订蔬菜育苗供应、技术培训指导和回购销售协议,举办大棚蔬菜技术现场培训班67期1015人次。将万山九丰山地高效农业园区的“九丰农业+”助推脱贫攻坚模式在全市进行推广。(区农牧科技局 李杰 任燕燕)

相关热词搜索:三农 答卷 山区

上一篇:【聚焦“三会”】倾听委员心声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
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