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山:生态小竹荪网上跃“龙门”

投稿信箱:wanshanwang0@126.com      

2017-07-18 10:00:04   

“竹荪遍山湾,农户采摘忙”。近日,笔者走进龙门坳村韭菜塘组竹荪生态种植基地,100多名村民正在采摘、搬运、烘烤、包装竹荪产品,忙得不亦乐乎,一包包鲜美的竹荪从这里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。

“三个月来,我几乎天天在基地干活,工钱就有3000多,年底还可以分红3000元。太好了,家里种地的收益没有少,还增加了不少收入。”龙门坳村下坝组精准扶贫户刘春仙高兴地算了一笔账。

龙门坳村是谢桥街道最后一个脱贫出列村。2016年12月,村党支部经过多次调研,决定竹荪、泥鳅套养两个核心产业。今年1月,村党支部组建村集体经济,产业发展面临资金、技术和人力等瓶颈问题,该村采取“村集体经济+合作社+公司+贫困户”模式,整合党组织力量、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。村“两委”垫资100万投入产业项目作为村集体发展基金,注册成立了荪灵原生态农业产业公司。

“商管公司负责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,每天的用工需求都是合理分配,极大的节省了成本,整个荪灵公司实行了专业化运营。”商管公司经理何正远介绍。

由村党支部组建公共事业部占股16%,承担征地、矛盾纠纷调解、80户精准扶贫户入股资金管理和16%分红资金的公益使用。引进商管公司入股40万元,占股16%,组建市场营销部和生产管理部。整合龙门坳农业发展合作社入股60万元,占股20%,组建技术管理部。全村80户精准扶贫户全部参与,占股48%。其中24户贫困户投入“精扶贷”资金120万元,占股24%。

“只有带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,才能彻底改变全村的贫困面貌。竹荪干品每亩可收100斤,按市场价格300元/斤,除了工人的工资和其他成本,24户“精扶贷”贫困户户均保底分红1万元,其他精准扶贫户可分红3000元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刘云谈到。

今年6月,龙门坳村竹荪在“黔邮乡情”万山馆上线销售,1小时成交314单,5小时成交516单,产品供不应求。龙门坳村走出了一条“时间短、见效快、风险小”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新路。截至目前,成交量已突破上千单,销售额达10万多元。(区委改革办 钟慧)
 

相关热词搜索:竹荪 万山 龙门

上一篇:市委改革和小康督察组来我区开展上半年专项督察工作
下一篇:区委办组织干部集中收看《将改革进行到底》专题片

分享到:
收藏